乳腺癌术后该注意什么?术后能吃中药吗?乳腺癌术后,患者需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调养,中医在此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方法金港赢配资,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。
伤口护理是术后首要关注点。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,定期更换敷料,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、渗液等异常情况。若出现感染迹象,可在中医指导下,运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外敷,如用金银花、连翘等中药研末调敷,以减轻炎症,促进伤口愈合。
饮食调理至关重要。中医认为,乳腺癌术后患者身体气血亏虚,需通过饮食来补充营养、调理身体。应多摄入高蛋白、低脂肪、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,如鱼、蛋、瘦肉、新鲜蔬菜和水果。同时,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益气养血、健脾和胃作用的食物,像山药、薏苡仁、大枣、桂圆等。避免食用高糖、高脂肪和腌制食品,以防加重身体负担。此外,根据个人体质,可选用一些中药药膳,如黄芪炖鸡汤,黄芪有补气固表的作用,与鸡肉搭配,能增强体质,促进身体恢复。
展开剩余73%心理调适也不容忽视。乳腺癌术后患者常会出现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,中医强调情志对疾病康复的影响。患者可通过正念冥想、听音乐、阅读等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,缓解压力。也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,运用一些中药茶饮来调节情绪,如用玫瑰花、合欢花泡茶饮用,玫瑰花有疏肝理气的作用金港赢配资,合欢花能解郁安神,二者合用,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情。
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,改善心肺功能,降低复发风险。术后可选择散步、瑜伽、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,但需循序渐进,避免剧烈运动和上肢负重,防止淋巴水肿。
中医在乳腺癌术后康复中具有整体观念、个性化治疗、综合治疗、减轻放化疗副作用、提高生存质量、预防复发和转移等优势。中医治疗癌症不仅着眼于肿瘤本身,更注重调节人体的气血、阴阳平衡,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。根据患者的体质、病情、症状等因素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采用中药治疗、饮食调理、起居有常、适度运动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,协同作用,提高治疗效果。
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,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,其抗癌功效也被日益认可,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。“三联平衡”理论,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,以及多年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,由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总结归纳出的一条中医防治肿瘤的规律。在临证中,其抗癌理论的实质内涵是,抓住癌症患者关键病机——“虚、瘀、毒”并统筹兼顾,采取扶元气、消痰瘀、攻癌毒三大对策,在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,灵活用药,恢复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,促使气血调和,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归于平衡,疾病亦趋康复。
非遗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始于嘉庆辛酉年(公元1801年),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,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。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《袁世医方》中,详细记载了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。涵盖中医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、制作技艺,剂型包括汤、丸、散、膏、丹,以及药酒、药膳、药茶、药醋、药粥、药饼等食疗方,多达190余首,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。
杜周云,女,乳癌,2021年9月2日初诊,新乡人
2021年8月,患者因左乳肿块到医院检查,被告知是乳腺肿瘤。8月16日,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行左乳癌根治术,术后病理:(左乳)浸润性癌,见淋巴结癌转移。医生建议化疗,患者体虚,不符合放化疗条件,也不愿进行放化疗。2021年9月2日,为求中医治疗就诊于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,服药后,未出现恶心等不适,持续二十多年的胸闷得到缓解。继续服用中药后,心慌烦躁、睡眠较前改善,胸闷也好了。2022年2月28日复诊,表示:近期复查ca125,ca153均正常,右乳腺增生,尿酸较前下降。后因疫情,到郑州不方便,在当地用了一段时间中药。2023年1月8日复查,未见明显异常。2023年1月,继续在希福医院巩固用药。2024年11月7日,参加了“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南阳站”公益活动,分享治疗经历。她说:“大夫是病人的胆呀!那时候我真是抑郁了啊,说不能治了。去袁院长那,总是轻轻松松的,说得都是把问题给解决了,心里头松散不少。袁院长都说了,‘你呀就好比一个破桌子,摇摇晃晃的不像样了,但楔个钉子,一加固,还能用’,院长一解释,一弄一比喻,就是说我还是有用的人哩,这就是把心理压力也给解决了。”患者表示,如今生活正常,和老伴一起跟人洗车,活轻松,时间也自由,不错。
乳腺癌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,结合中医特色方法,坚持规范化治疗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乐观的心态,争取最佳预后。
发布于:河南省迎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